墨西哥農業部、經濟部、環境部和衛生部近日聯合發布公告,明確禁止生產、進口、使用和銷售35種劇毒農藥。此舉旨在減少農業對有害化學品的依賴,并促進可再生、安全和有競爭力的農業發展。
墨西哥《國家報》10日報道,農業和農村發展秘書胡里奧·貝爾德蓋(Julio Berdegué)表示,此舉措自總統辛鮑姆執政伊始就已制定,旨在為農業生產者、農場勞工和農產品消費者創造更清潔、更可持續、更安全的農業。
貝爾德蓋強調,墨西哥此前從未實施過如此大規模的農藥禁令。上一次于1991年實施的措施限制了21種農藥,而此次增加到了35種。他特別指出,此次禁令涵蓋了墨西哥加入的《巴塞爾公約》《鹿特丹公約》《斯德哥爾摩公約》等國際公約中明確限制的物質。
據悉,此次禁止的農藥包括涕滅威(主要用于柑橘類水果和甘蔗)、呋喃丹(主要用于咖啡、柑橘類水果、牛油果和棉花)、硫丹(主要用于玉米、棉花和水果作物,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劇毒的農藥之一)以及滴滴涕(DDT,大多數國家都已禁止使用)。這些物質具有致癌性,會影響人類的中樞神經系統,且可能導致DNA改變和激素變化。
貝爾德蓋著重指出了滴滴涕,這種農藥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就已被全球大多數國家禁用,但在墨西哥仍使用,這“簡直令人難以置信”。
除了預防對人口健康的危害,禁令還致力于減少農藥對環境的負面影響。農業部稱,此次禁用的農藥對蜜蜂和其他傳粉昆蟲來說具有劇毒,且會污染水體、破壞土壤,影響魚類、水生生物和鳥類等。
貝爾德蓋透露,在辛鮑姆6年任期內,政府將推行毒性更低、更有效、更易獲得的農藥替代品。
此外,貝爾德蓋還表示:“我們正在制定第二份(將被禁用和管制的)產品清單,并有望在2026年上半年提交總統審議。部分農藥在國內雖可以繼續使用,但其監管將更加嚴格。”



